什音表演助阵南安文化周
这一周,是“东亚文化之都·2014泉州”县域活动的南安时间。
这一周,市民们通过美食、美图、文艺专场演出、伴手礼展销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等,亲身感受“先有丰州、后有泉州”这一俗语的题中之意。
这一周,人们在身临其境中重温那些遗失的美好,更好地接续上曾经缺席的传承。
□本报记者 孙灿芬/文 戴涵琦/图
时光之美
小文艺大欢乐
7月11日,官桥什音表演,茶道、香道表演,原创音乐会;
7月12日,布袋戏专场、闽南讲古、高甲戏专场;
7月13日,南音专场、“魅力南安 童心飞翔”文艺晚会;
7月11日至13日,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;
7月11日至17日,“千年古郡·魅力南安”等三大作品展和图片展;
……
过去的一周,这满满当当的节目单一一化作吸引眼球、感动心灵的精彩。或是古调,或为新词;或是童声,或为老腔;或是旧照,或为新颜,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,给人留下同样的美好时光。
“这样的活动有意义,要常态化开展,不要一阵风。”参与现场观摩的原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尤春成这样建议。